越南電子報 0811
/在: 越南電子報 /通過: nathan.dang
越南電子報 0810
/在: 越南電子報 /通過: nathan.dang
越南需一支技能勞動力隊伍以成為中等收入國家
/在: 新聞 /通過: nathan.dang
世界銀行(Word Bank)駐越南代表處8月8日發佈了題為《2022年8月越南經濟更新報告:教育促進增長》的專題報告。
該報告介紹了越南近期宏觀經濟走勢,對短期和中期經濟前景進行預測分析。
世界銀行駐越南首席代表卡羅琳•特克(Carolyn Turk)表示,“教育促進增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專題。 越南需要一支技能的工作力隊伍,以便在2035年前發展成為中等偏高收入國家。
越南想要發展數字經濟,保持經濟活躍發展勢頭和提升經濟韌性,並以知識和生產力為經濟增長動力,越南需要一支具備“21 世紀技能”的勞動力隊伍。
據報告,目前越南學生平均學年為10.2年,在東盟國家中僅次於新加坡。 人力資本指數為0.69,在中等偏低收入國家中處於最高水準。
但是,越南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領域仍不如預期。 企業在尋找具有領導、管理能力或技術專長的工作力方面仍面臨諸多困難。
據世行2019年進行的企業和技能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73%越南企業表示,他們在招聘擁有領導和管理能力的工作力方面遇到困難。68%的企業表示,他們在招聘特定崗位具有專業技術技能的工作力方面遇到困難等。
在教育品質方面,越南在2018年競爭力指數中的大學畢業生職業技能匹配度仍處於低水準。從數量上看,2019年,10.2%的25歲及以上人口擁有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 越南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28.6%,低於參加比較的地區國家的平均水準。
越南目前大學生數量約200 萬。 從長期來看,為了達到中高收入國家的入學率,大學生入學名額必須提高到380萬(是 2019年的近一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世行建議越南有關部門在高等教育領域上進行結構和政策性改革。
資料來源: 人民網報|原文連結
從內需市場與產業發展 談越南新商機
/在: 新聞 /通過: nathan.dang由工商時報與CRIF中華徵信所舉辦的「百年巨變 黃金東協」論壇於7月20日盛大展開,深入研討諸多變局下的東協商機,相關部會首長親臨現場準備內容充實豐富全力以赴,東協七個主要會員國駐台代表也出席精準提供當地最新訊息與剖析政策走向,讓台商快速掌握市場脈動,主辦單位精心策劃成果豐碩。個人非常榮幸受邀參加論壇座談會,梁寶華總編輯於座談中所提有關越南內需市場與產業發展趨勢之議題確實是值得台商開發的新商機。
在越南的台商包括傳統製造業或是電子產業都是把越南廠視為代工廠,以出口導向為主,而如何開發內需市場更是一大商機。由以下相關數據可端倪越南內需市場的潛力,越南人口總數為9,910萬人(2022年7月) 、勞動人口占比高達70%、平均年齡32.5歲、2021年底人均GDP 3,700美元、2021年GDP總量3,626億美元,越南政府2022年主要目標包括人均GDP達3,900美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達6%~6.5%、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控制在4%等應可超越。
根據越南統計統局(GSO)之資料,2022年第二季GDP成長率7.72%,越南前六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44%(6月上漲3.37%),2022年上半年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1.7%(6月當月較去年同期成長27.3%),旅遊業營業額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94.4%,越南下半年開始旅遊觀光可望帶來服務業的貢獻更大幅增加。
在內需市場的開發特別要考慮的是進入模式,台商除非在當地設廠,否則從台灣進口關稅對台商非常不利,加上運輸成本在越南市場幾乎沒有競爭力,不只是價格因素需要考量,在各國產品的競爭下必須強調精美有趣的包裝及產品的創新才可能有機會。
越南過去因物產豐富以加工出口為導向,同時強化產業發展對工業的重視,對於鋼鐵和石油產業政府則特別鼓勵,目前工業已占其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0%,服務業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為33.5%,在服務業方面也保持均衡發展,越南正處於產業結構改變中。
台商在越南的分布,傳統產業鞋類、紡織業多在南越包括胡志明市、平陽、同奈、頭頓等。電子產業則在北越,主要原因是中美貿易戰及疫情影響使科技大廠必須另闢生產基地而從中國大陸分散,台灣包括鴻海、緯創、和碩、英業達、仁寶、光寶等都移入北越河內、北寧、河南、海防、北江等,越南因距中國大陸近,擴廠到北越以利進口材料元件、組裝、加工經濟,再加上越南國際關係良好簽訂多項貿易協定包含FTA(自由貿易協定)、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電子產品關稅下調最低至零及人力成本相對較低(最低工資7月1日調薪後每月USD140- USD 202),更吸引全球主要電子製造商將生產線移入,電子產業群聚效應正逐漸擴大。
越南政府正鼓勵大規模邁向技術密集的半導體相關產業,電子及相關零組件已躍升為越南出口第一大產業,因此台商布建越南廠量產更能深化東南亞、歐洲、美國外銷市場。越南半導體產業的迅速發展將會為越南推動電子裝配和製造業轉型升級,創造巨幅的經濟產值並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不過目前IC產業鏈中尚未有晶圓廠設廠,越南在IC設計與晶圓代工的技術性尚待加強,當聚集產業更多產業鏈其他企業也會逐漸遷至越南。
越南金融服務業、再生能源、飯店、旅遊、不動產業都成長強勁,資訊科技(IT)產業在亞太地區更是成長最快速的。越南最具潛力的則是支付市場的前景,由於未來越南金融業決勝的關鍵在於IT技術,故FinTech也是商機所在值得業者把握機會加強布局。最後,有關越南高鐵的興建也是有經驗台商的一大商機。越南前景看好商機無限,也是新創很好的選擇,對越南市場有興趣的台商必須加緊腳步把握機會展現出誠意與執行力。
資料來源:Yahoo|原文連結
世行預測2022年越南GDP增長率達7.5%
/在: 新聞 /通過: nathan.dang2022年越南GDP增長率達7.5%,2023年有望達6.7%。這是世界銀行於8月8日在首都河內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公佈《2022年8月越南經濟更新報告:教育促進增長》(以下簡稱《報告》)所強調的內容。
據越通社報導,該報告涉及越南經濟的最新發展情況,對經濟的中短期前景進行預測; 並就與越南經濟增長前景相關的內部和外部風險進行評估。
世界銀行駐越南首席代表卡羅琳•特克(Carolyn Turk)認為,受新冠疫情衝擊兩年後,全球經濟環境面臨更多挑戰。新的經濟衝擊正在增加不確定性,並給全球經濟蒙上陰影。
卡羅琳•特克說,儘管全球環境充滿挑戰,但基於之前的預測,越南經濟前景仍然看好。隨著經濟活動繼續恢復正常,預計2022年GDP將增長7.5%,2023年增長 6.7%。
世界銀行駐越南代表處高級經濟專家馬達尼(Dorsati Madani)就報告作出詳細分析時認為,儘管遭遇衝擊和不確定性不斷增加,越南的經濟仍處於經濟復甦的道路上。在嚴厲實施社交距離措施和2021年第三季度GDP急劇下降之後,由於新冠疫苗接種覆蓋率處於較高水平為全面重新開放創造條件,越南經濟將從2021年秋季開始重拾復甦勢頭。到2021年12月底,約80%的人口已全面接種疫苗,出行限制逐步解除。越南經濟將迅速復蘇,2021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5.2%,2022年第一季度增長5.1%,2022年第二季度增長7.7%。
儘管越南經濟迅速復蘇,但仍然缺乏全面性和均衡性,特別是服務業才正在復蘇中。預計增長動力將從依靠外需轉向依靠內需,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
另一方面,由於外部需求疲軟,預計工業生產將放緩。通脹率預計將在2023年上升至4%,然後在2024年降至 3.3% 。對外經濟方面,由於大宗商品出口保持穩定,國際旅遊業復甦,外匯充足,預計中期內經常賬戶將恢復小幅順差(佔GDP的0.2-0.6%)。
世行專家建議,短期內,越南需要通過加快各項目實施,全面實施經濟復甦和發展扶持計劃。預計,復甦計劃將加大對實體基礎設施和數字技術的投資力度,有助於在短期內推進國內需求的複蘇過程,同時提高越南的長期潛在增長率。
世行的報告還指出,在通脹風險上升的背景下,越南需要採取更加靈活的貨幣政策,並加強金融風險的防範,以提高經濟銀行體系的韌性。
世行報告還建議越南加大在氣候適應方面的公共投資和私人投資力度,其中包括在九龍江三角洲等關鍵地區的投資。這就是增強越南經濟韌性的一種方式。
資料來源:人民網報|原文連結
越南電子報 0809
/在: 越南電子報 /通過: nathan.dang
越南電子報 0808
/在: 越南電子報 /通過: nathan.dang
越南大米出口量創歷史新高
/在: 新聞 /通過: nathan.dang據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儘管大米出口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但越南大米依然受到世界多國消費者的青睞。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透露,2022年前7個月,越南大米出口量達419萬噸,創匯20多億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20.5%和9%,創歷史新高。
在越南大米出口市場中,對美國出口增幅最大,同比增長65.3%;越南大米最大銷售市場菲律賓排名第二,同比增長48.6%。
近年來,越南多家農業企業追求優質大米生產,並成功將自己創建的大米品牌出口到高端市場,提升越南大米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可以說,越南企業選擇以提高質量、打造品牌為重點的發展戰略已開始結出“甜果”。隨著《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與進步協定》(CPTPP)、《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等新一代自由貿易協定帶來的市場開放好處,相信越南大米將在提高競爭力和征服世界消費者方面邁出一大步。
資料來源:人民網報|原文連結
三星深化越南布局 建立東南亞研發中心
/在: 新聞 /通過: nathan.dang據越南媒體 Lao Dong 6 日報導,三星電子總裁盧泰文會見越南總理范明欽,為越南布局做準備,三星電子將於今年第四季或明年初在越南河內建立新的研發中心,計劃明年中開始在越南生產晶片,擴大越南的半導體晶片生產佈局。
報導指出,三星集團正規劃晶圓試產生產條件,預定 2023 年 7 月在三星電機越南泰阮廠量產晶片, 2022 年底、2023 年初在河內開設研發中心,越南研發中心將是東南亞的研發主要據點,目前研發中心設立進度已完成約 85%。
三星總裁盧泰文表示,三星計劃再投資 33 億美元,並促進與越南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合作。越南總理范明欽認為,三星已經在手機、家電領域發展高效業務,半導體生產可望在越南形成三星電子產品生產供應鏈。
今年上半年三星從越南出口收入為 343 億美元,年增 18%,三星集團目標今年營收 690 億美元,等同於越南去年出口 3363.1 億美元 的 20.5%。南韓與越南依賴關係是越南僅次於中國、美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三星手機大約有 60% 在越南基地生產, 截至 2022 年 6 月,三星集團已投資超過 200 億美元。
除越南之外,三星電子還將在美國建設新晶圓代工廠,近期也申請額外擴建用地,三星目標 2026 年半導體晶片產能增加兩倍。
資料來源:Yahoo | 原文連結
東南亞影響力聯盟
Southeast-Asia Impact Alliance
電話:(02)27522855#2017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85號6樓之2
E-mail:sia.fccpartners@gmail.com
Facebook:東南亞影響力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