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供應鏈商機大
根據研調機構預測,2030年起,全球主要發電來源將被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取代。記者曾學仁/攝影
近年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熱浪來襲及能源危機等議題,促使各國淨零碳排、能源轉型意識提升,陸續宣告205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藉由發展太陽能、風電、水力發電等綠電來降低能源的消耗及碳排放。
根據研調機構預測,2030年起,全球主要發電來源將被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取代,尤其離岸風電為現階段的發展重心,在政策上推動、或是全球供應鏈整合,都可以看到風電產業蓄勢待發。
4C Offshore的研究顯示,世界上風力最強的20處離岸風場,其中16處位於台灣海峽,可安裝面積達5,640平方公里,總裝置容量達29GW。在先天環境上的優勢下,再搭配政策推動,預期2030年前台灣將成為APEC地區最大的離岸風電市場。
政府針對離岸風電祭出相關政策,採「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三階段開發策略,2021-2025年邁入第二階段「潛力場址」,將完成3.8GW遴選風場加1.7GW競價風場的併網,同時要求27個項目須國產化,以促進在地產業鏈發展,因此預期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有望放寬國產化要求。
國內離岸風電併網容量在去年底僅269MW,未達到經濟部所設立的933MW目標;今年上半年由於仍受國內新冠疫情升溫所困,截止第3季底各風場進度依舊落後,雖然目前「海能風場」、「大彰化風場」以及「彰芳風場」加速興建,有望於年底前完成,惟「允能風場」進度仍較為落後,年底前2GW的併網目標仍存在不確定性。
中長期來看,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劃2026年至2035年每年釋出1.5GW,共計釋出15GW裝置容量)首期選商能源局共收到六組開發商、11座風場提出申請,預計今年底前將公布結果,屆時可望再為本國供應鏈增添新訂單。
整體而言,受惠於政府推動離岸風電發展,並結合國產化政策,看好國內訂單需求逐年成長。BNEF預估2022-2025年,各國為要達到淨零碳排及能源轉型長期目標下,平均每年投資額將由2021年的7,550億美元大幅提升至2.1兆美元,潛在商機可期。
綜合以上,政策推動下,國內風電供應鏈訂單並無太大疑慮,而先前影響營運的缺工缺料、良率不佳的等問題亦獲解決,營運走出谷底,因此在面對全球不景氣下的衝擊相對有限,投資人可留意布局時點。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