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能源永續論壇圓滿舉行 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倡議兩岸合作推動能源轉型|
(台北,2025年3月26日)— 由台灣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協辦的「2025能源永續論壇」於3月25日圓滿舉行,論壇聚焦台灣能源轉型的關鍵挑戰與未來策略,產學界領袖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在確保穩定供電的同時實現永續發展。
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黃齊元在論壇中強調,台灣當前的能源結構亟需重新審視,面對日益嚴峻的供電挑戰,應透過更開放的視角,借鏡國際經驗,尋求多元解決方案。他指出,中國大陸作為全球綠能科技的領導者,兩岸可透過福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立碳中和產業平台,推動更深入的能源合作,甚至考慮未來輸電設備的建設,以緩解台灣的電力短缺問題。
論壇上,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伯元表示,當前已非「談核色變」的年代,核能技術的進步大幅提升了安全性,台灣應審慎評估核能作為穩定電力來源的可能性,確保能源供應無虞。
此外,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能源轉型是全球趨勢,也是台灣面臨的重要課題。在國際政經變動與新興科技發展下,能源政策規劃與前瞻技術布局至關重要。他強調,台灣將以減碳為優先、淨零為目標,推動多元綠能與深度節能,並透過科技儲能與強韌電網確保供電穩定。政府將持續推動離岸風電、太陽光電,並積極開發地熱、小水力、氫能、生質能及海洋能,以提升自主能源供給。同時,為克服再生能源開發挑戰,經濟部已強化跨部會合作,加速解決土地與資金問題,並提供政策誘因,鼓勵民間參與。對於各類新能源技術,政府將保持開放態度,適時導入合適方案。此外,郭智輝準備致詞時,場外發生拆核四促進會抗議事件,現場一度騷動,但隨即恢復秩序。
在論壇上,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強調,能源決策關乎國家安全、經濟發展與未來競爭力,應以科學理性選擇,而非信仰之爭。他指出,全球電力生產產值高達6兆美元,遠超半導體產業,顯示能源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台灣若要持續在國際競爭中領先,人才、法規與能源三者缺一不可。他提及全球對核能態度的轉變,如日本從福島核災後減少核能發電至近年逐步恢復,歐洲多國亦討論放寬核電廠使用年限,顯示能源政策正不斷演變。
與會的台灣科技管理學會理事長彭裕民也指出,台灣不缺乏發展核能的財力與技術,亦具備處理核廢料的能力,但長期以來受到政治因素干擾,導致政策未能理性討論。然而,從長遠來看,核能將是台灣無法迴避的重要選項。
論壇期間,產業界代表也針對台灣電價調整議題發表意見。由於台灣電力公司的財務壓力不斷攀升,電價審議會將於3月28日召開,市場預期電價將再次上調,民生用電可能上漲約10%,工業用電約5%。黃齊元強調,穩定且具有競爭力的電價結構對於台灣產業至關重要,未來應積極推動新能源技術應用,以降低企業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
「AI時代下,台灣產業發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更需要強大且穩定的能源支持,」黃齊元補充道,「我們希望透過東南亞影響力聯盟的資源與平台,促成台灣與國際,特別是東南亞市場的能源合作,共同打造綠色永續未來。」
本次論壇成功匯聚各界專家,共同為台灣能源轉型尋求可行方案,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將持續推動能源合作計畫,促進區域綠能產業發展,為亞洲的能源永續貢獻力量。
參考更多: 越南在再生能源投資方面有哪些潛力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