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越南國內生產

越南國內生產全年GDP成長率破8% 為亞洲最佳

越南國內生產周四 (29 日) 公布 2022 年經濟成長率突破 8%,創 25 年最佳紀錄,使其成為今年亞洲地區成長最快的國家。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 12 月的一年中,越南國內生產毛額 (GDP) 年增率達 8.02%,是 1997 年以來最高,且優於政府設立的 6%-6.5% 目標。

越南全年GDP成長率破8% 為亞洲最佳 (圖:AFP)

越南統計總局局長 Nguyen Thi Huong 指出,作為今年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12 月製造業年增率達 8.1%,高於去年同期的 6.37%,服務業改善也為經濟成長帶來支持。

不過,12 月出口年減 14%,為連續第二個月下滑,零售額和信貸分別成長 17.1% 和 12.9%。

亞洲開發銀行 (ADB) 本月中發布報告指出,雖然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越南表現依舊良好,但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已經上升,即使貿易持續成長,有跡象顯示全球對出口商品的需求已經減弱。

因主要貿易夥伴經濟成長放緩,亞銀預測越南 2023 年 GDP 成長率為 6.3%。

與此同時,越南公布 12 月消費者物價年增 4.55%,高於政府設立的 4% 目標,不含食品、燃料、醫療保健等價格的核心通膨率則以更快速度攀升,年增率為 4.99%。

越南央行貨幣政策部副部長 Bui Thuy Hang 警告明年的通膨將難以控制。他曾在 12 月 17 日的一場經濟論壇上表示,越南通膨率將持續上升,預期明年初將達約 5%,高於政府設立的 4.5% 全年目標。

資料來源: 鉅亨| 連結

參考我們越南電子日報| 連結

semiconductor

半導體產線遷出大陸 印度、越南成下個晶片製造大國?

semiconductor

CNBC網站報導,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晶片相關出口管制,可能促使企業把一些晶片產能遷往鄰近的越南與印度,但不太可能擾亂全球的晶片霸權版圖狀態。

KPMG駐新加坡合夥人奎帕斯(Kuijpers)表示,該公司客戶詢問在東南亞擴大晶片產能的數量比疫情前大增30%至40%,「企業見到分散供應鏈、而非仰賴單一據點的好處……地緣政治的近期發展預期將加速這些策略」。

隨著美國在10月對陸實施半導體相關出口限制,對全球規模6,00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造成最新的一系列衝擊。

近年來,一度受到中國大陸在製造晶片具有競爭力而赴陸的晶片業者,現在必須應付大陸成本增加、疫情封控措施引發的供應鏈受擾,以及上升中的地緣政治風險。這些聚焦大陸的晶片製造業者現在有新的動機要在其他地方複製這些產線。

德勤(Deloitte)聚焦半導體產業的執行董事尼可拉斯(Jan Nicholas)表示,這些業者希望搬到鄰近之處,東南亞自然成為選項。他說:「當你進行龐大、長期的工廠投資決定時,會傾向避開風險狀況…不確定性愈多,就有愈多公司逃離朝向確定性較高之處。」

東南亞也被視為比南韓、台灣等晶片製造強權更具吸引力,因為美中貿易緊張的情勢下,東南亞被視為是立場中立。康乃爾大學科技政策實驗室主任克雷普斯說:「南韓與台灣無法自我掩蔽,但像是越南、印度和新加坡等國把自身定位為第三方,在美中兩大強國中是中立橋梁。」

越南已逐步成為全球晶片製造商選擇大陸以外製造基地的選項,該國投資數十億美元設立研究與教育中心,吸引大型晶片製造商進駐。例如三星電子今年就承諾在越南進一步投資33億美元,目標2023年7月前在當地生產晶片元件。

克雷普斯說:「像是三星這類在大陸設有製造廠的公司可投資替代的製造據點,帶來許多如同在大陸設廠的好處,但又不會面臨政治負擔。」

KPMG的奎帕斯說,印度也逐漸成為晶片製造業者的製造基地,原因是該國有日益壯大的微處理器、記憶體子系統和類比晶片設計的設計人才池。此外印度有大量勞力且成本低廉,但該國欠缺製造能力削弱了其吸引力。

不過專家點出,大陸在晶片製造的競爭力仍高於這些越南、印度等國,因為除了有「2025年中國製造」藍圖為晶片自給自足奠基外,大陸國內的晶片產業也獲得5G、自駕技術與人工智慧(AI)領域晶片應用的需求支撐。

大陸目前仍是全球第三大晶片生產國,在全球晶片產能中占約16%,高於美國,但落後於南韓與台灣,主要是供應成熟製程的晶片。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 連結

參考我們越南電子報|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