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越南經濟亮點

二季度GDP預計同比增長7.72%,高於2011-2021年二季度的增速; 在汽油和石油價格持續上漲、基本消費品和服務價格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而同步上漲的背景下,CPI控制在2.44%以內; 上半年貨物貿易順差7.1億美元;新設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3.6%等是2022年上半年越南經濟主要亮點。
二季度GDP增速創十年來新高
據統計總局剛公佈的數據,預計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72%,高於2011-2021年二季度的增速。今年上半年,GDP增長6.42%,高於2020年上半年2.04%和2021年上半年5.74%的增速,但低於2018年和2019年同期7.28%和6.98%的增速。在整個經濟總體增長中,農林漁業增長2.78%,工業和建築業增長7.7%,服務業增長6.6% 。其中,加工製造業仍是整個經濟的增長引擎,增速近9.7%。
越南統計局局長阮氏香女士表示,儘管在受到 Covid-19 疫情和俄烏衝突影響兩年後,世界經濟增長預計下降,但越南經濟仍然獲得許多支援,如當 Covid-19 疫情得到控制時財政貨幣政策、生產經營活動已恢復正常。同時,第31屆東運會的成功舉辦有助於促進貿易、旅遊和文化更加活躍,為經濟復甦創造動力。
阮氏香女士說,“2022年前6個月,我國社會經濟在大多數行業和領域取得繁榮發展。 部分行業的增速高於疫情出現前的增速,如加工製造業、消費品零售和服務營業收入總額等。 值得注意的是,服務業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達6.6%。 雖然低於 2014-2019 年的增速,但統計總局表示,未來幾個月服務業的復甦前景相當樂觀」。
CPI僅上漲2.44%
另一個亮點是在汽油和石油價格持續上漲、基本消費品和服務價格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而同步上漲的背景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僅上漲2.44%。
阮氏香女士表示,2022年前六個月CPI上漲的因素是由於水泥、鋼鐵、沙子等價格上漲導致房屋維修材料價格增長了7.9%,使CPI上漲了0.1%。今年上半年,國內汽油和石油價格同比上漲51.83%,導致CPI總體上漲1.8%。同時,11類商品中有9類價格上漲,如餐飲服務上漲0.8%,飲料和煙草上漲 0.3%,服裝、帽子和鞋類增長 0.1%,交通類增長 3.6%,文化娛樂和旅遊類上漲0.5%。
企業界信心逐漸恢復
隨著經濟的復甦,新註冊企業數量有起色。今年上半年,新設和復工企業數量首次突破10萬家(11.69萬家),同比增長25.4%,是退出市場的企業數量的1.4倍。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前六個月新註冊企業數量為7.62萬家,同比增長13.6%,是2017-2021年階段的1.2倍。尤其,今年前六個月新設企業數量首次突破7萬家大關,也是2017-2021年階段的紀錄水準。
此外,復工復產企業近4.07萬家(同比增長55.6%),使今年前6個月新設企業和復工企業總數達到11.69萬家,同比增長25.45%。
統計總局工業與建設統計司副司長菲氏香俄表示,上述數據部分錶明,在 Covid-19疫情爆發兩年後,企業界信心逐漸恢復。
然而,統計總局評估,企業正在面臨的困難仍大。那就是油價飆升和原材料的稀缺,導致生產中斷; 部分市場商品流通受阻,導致全球供應鏈中食品、藥品、化肥、醫療設備和資訊技術設備等部分商品出現短缺,從而增加了許多行業和領域的生產成本。尤其,受Covid-19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始終處於一邊加強防疫工作、一邊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和尋找新市場的局面。

資料來源:人民報網 | 原文連結

越南電子報 0713

越南電子報 0712

 

越南電子報 0711

今年上半年海防市引進外資近11億美元

海防市VSIP工業都市區項目。

海防市VSIP工業都市區項目。 (圖片來源:越通社)

(人民報)今年上半年,越南海防市引進外資近11億美元,同比下降11%,達全年計劃的44%。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海防市引進外資預計將達8.5億美元,第四季度達8.5億至10億美元。

海防市經濟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黎忠堅表示,為了取得上述目標,下半年,該市將集中預防、靈活和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和恢復生產經營活動。管理委員會將集中吸引對高技術工業、港口-物流、旅遊貿易三大領域的投資;注重就地投資促進和線上投資促進工作;引進具有引領作用和可為城市做出巨大貢獻的高技術和大型項目;與韓國投資商舉行線上投資促進會議,力爭超額完成2022年引進外資達25億美元的目標。

海防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將繼續研究和提出培訓優質人力資源,滿足各家企業需求的措施。與此同時,集中推進行政改革工作;集中實施各工業區和經濟區部分機關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等。

海防市經濟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黎忠堅表示,今年上半年,海防市經濟區管理委員會通過各項援助企業,引導投資者了解對各工業區和經濟區投資優惠政策,集中提高就地投資促進工作效果,注重實施推廣和促進活動多樣化。

在此階段,海防市經濟管理委員會已與前來考察該市投資環境的20多家韓國企業和投資者代表舉行工作座談,同韓國各工業區協會就了解投資合作機會進行座談等。

資料來源:人民報 | 原文連結

越南成手機生產重鎮!三星、小米新機已投產

越南正逐漸成為科技業選擇生產地點時的新歡。由於今年上半年中國採取封城的防疫政策,嚴重影響電子業供應鏈,越來越多電子製造業計畫將生產重心轉移至東南亞國家,其中韓國三星(Samsung)與中國小米等手機製造商都已在越南設廠,而科技龍頭Google也正在考慮在越南生產最新一代的Pixel手機。
小米於7日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已經在越南生產了第一批的智慧型手機,生產的工廠位於越南首都河內北部的太原省,由小米的合作夥伴DBG Technology負責營運,小米表示這一批智慧型手機已經準備在當地銷售,而不久之後也會向包括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家出口產品,希望將越南作為出口商品至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樞紐。
美國科技巨擘Google本來就有在越南生產智慧型手機的計畫,不料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斷,由於考量到中國廣大的供應網絡,因此選擇中國作為最主要的生產基地,但中國強硬的封城政策對供應鏈造成嚴重的影響,讓Google不得不重新考慮在越南設廠的計畫。
根據Canalys分析公司的數據顯示,Google推出的Pixel 6手機系列在北美的需求很大,2022年第一季的銷售量約為120萬台。據相關人士透露,Google在越南的生產線將於2023年後開始生產新一代的機型,不過該集團並沒有要在現階段完全撤出中國,還是會持續在中國生產Pixel 7的產品,不過會慢慢將部分訂單轉移至越南。
中國防疫政策加速生產重心轉移,越南成科技廠熱門地點
科技公司紛紛將生產向南移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多年來中國不斷上升的勞動力和其他成本,以及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影響,今(2022)年中國政府對疫情採取的強硬管控手段可以說是加速企業轉移生產重心的重要因素,而越南的地理位置離中國又近,若要取得由中國製造的零組件將會比其他國家方便許多。- 廣告 –
這也是為何近年來越南已經成為全球電子製造商眼中,炙手可熱的亞洲製造中心,根據統計去年越南出口的手機產值增長了12.4%至575億美元,其中大多數都是由三星電子生產的手機,三星在2014年即宣布將撤離中國,並斥資30億美元在越南新建手機工廠,算是較早進駐越南的手機製造商,不過近日傳出三星將開始減產手機,正在減少越南員工的工作天數並鼓勵休假。

資料來源:Yahoo 新聞 | 吳秀樺/  原文連結

越南電子報 0708

越南電子報 0707

越南太平省大力吸引韓國投資商

7月6日,越南外交部、韓國駐越南大使館和太平省人民委員會聯合舉辦太平省與韓國對接會議。 越南國會副主席阮克定出席並指導會議。
越南國會副主席阮克定在會上發表講話時強調,此次會議是慶祝越韓建交30周年(1992~2022年)的重要活動。
自從兩國建交30年來,越南與韓國的合作幾乎在所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全面發展,其是今後兩國關係升級為 “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前提。
目前,越南已成為韓國第四大貿易夥伴,韓國是越南第三大貿易夥伴。 韓國在越南的外國直接投資排行榜上一直保持第一位,大多數韓國大集團公司都有在越南的投資專案和韓國是向越南提供官方發展援助資金的第二大國。
越南國會副主席阮克定表示,對於太平來說,憑藉其優勢、潛力、機遇、空間和省領導的堅定承諾,相信太平省與韓國合作夥伴的合作會越來越多。 此外,許多韓國投資者前來太平省尋找、瞭解投資機會,並成功展開投資,今後同太平省一起發展。
會上,太平省人民委員會主席阮克慎先生表示,在許多領域,韓國一直是太平省值得信賴的重要夥伴。 目前,全省共有韓國投資商的26個投資專案,註冊投資資金總額為1.28億美元。
太平省人民委員會主席表示,韓國投資者與太平省合作的空間、潛力和機會仍然很大。 本省始終陪伴投資者從考察、選擇投資地點,到辦理其許可權內的投資手續、行政手續和業務手續。 太平省致力於確保一個有吸引力、透明和開放的投資環境,為投資者創造最好的有利條件。
韓國駐越南大使朴能運(Park Noh-wan)高度評價太平省為解決韓國企業困難所做出的努力,並表示,雖然太平省還不是韓國企業、投資商的活躍地區,但太平省目前和未來都具備良好的條件。 他相信,當高速公路和大型高科技工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成和高素質工作力提供得到保障之後,韓國企業將擴大市場並在太平進行大量投資。
會議上,太平省人民委員會向韓國SMT有限公司(Korea SMT Co., LTD)頒發投資許可證; 太平省連河泰工業園的JinYang Electronics Vina 投資許可證,並與在越南韓國商業協會(KORCHAM)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等。
在會議框架內,韓國代表和投資者對太平沿海經濟區的投資環境進行了實地調查。
資料來源:人民報網 | 原文連結 

越南電子報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