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電子報 1121

半導體

越南為半導體產業之新興市場

semiconductor

According to Linda Tan, chairman of the Southeast Asian Semiconductor Association (SEMI), Vietnam is an emerging market for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nd will continue to grow in the future. At present, the world’s two largest chip production groups such as Intel and Samsung have inves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 Vietnam. In addition, manufacturers such as Renesas and Synopys have selected Vietnam as their investment base. The Vietnamese company Viettel Group has planned to produce chips. In September of this year (2022), the Vietnamese company FPT Semiconductor announced chips for IoT products in the medical field. According to Pham Duc Long, Vietnam’s Deputy Minister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joining the provincial chip planting team will enter a new era for Vietnam, where it can develop or receive the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

Remarks: The overseas units of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will keep abreast of business conditions for business owners, and collect relevant information extensively for business owners’ referenc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Bureau has no way of verifying that all information is complete and correct. Readers should confirm the correct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f they want to use it.

Source: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 Link

Refer to our Vietnam E-Daily | Connect

 

 

越南電子報1117

Semiconductor

半導體業避美中科技戰資誠可考慮移轉東南亞

Semiconductor

FILE PHOTO: Semiconductor chips are seen on a circuit board of a computer in this illustration picture taken February 25, 2022. REUTERS/Florence Lo/Illustration/File Photo

美中競爭由貿易戰升級至科技戰,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我半導體出口到中國的金額占總出口比重達6成,未來台廠在規避地緣政治考量下,可透過移轉中國生產重心以避開供應鏈風險,除了回台加大投資力道或前進美國、歐洲、日本等先進國家之外,也可考慮隨著科技終端設備產業鏈腳步,前進東南亞等國家。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新竹分所所長暨半導體產業負責人鄭雅慧表示,短期觀察,先進製程技術產品出口及當地生產相關業者將首當其衝,雖可透過向美國政府申請取得生產供應的許可,但效期有限且未來是否能持續得到授權仍是未知數。

另外,半導體成熟製程相關業者雖然在出口及生產方面並未受到限制,但長期間觀察,中國在先進製程發展受到限制下,必定加大對成熟製程產品的發展與支持力道,加上中國本土廠商在成熟製程產品技術已有一定基礎,未來其國產替代速度勢必加快,成熟製程產品自給率將持續提升,台灣相關業者未來的市場發展空間也將因而受限。

根據IC Insights的估計,中國大陸市場所需晶片在地化生產比重由2014年的12.2%成長至2021年的16.2%,在地化生產比重僅成長4%,若扣除外資半導體廠在當地生產的部份,2021年中國大陸本土廠商的晶片自給率僅有7%左右。

雖然整體產業表現差強人意,但是如果由各類產品所使用的晶片自給率狀況則可以發現,在政府的帶動投資之下,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在多個應用產品市場上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情況,尤其是在使用成熟製程生產的產品領域中,自給率的提升速度更為明顯;然而,在先進製程生產的產品領域,如記憶體、電腦與伺服器等的成長幅度有限,尤其智慧型手機處理器由於受到美國的制裁,反而需要增加對外採購比例

鄭雅慧指出,在美國制裁措施宣布後,已經引起大批外資半導體企業考慮退出中國大陸市場,提醒業者必須即早進行客戶及產業鏈分散布局的規劃,除了回台加大投資力道或前進美國、歐洲、日本等先進國家之外,也可考慮隨著科技終端設備產業鏈腳步,前進東南亞等國家。

資誠指出,在台灣半導體業者海外投資規劃方面,雖然全球各國都提出優惠措施作為招商引資的工具,但獎勵措施及申請方式都不相同,取得優惠後的監督、稽核機制也大相逕庭,企業投資布局前應熟悉遊戲規則才能有效評估其效益與相關限制,以免陷入補貼機制可望而不可及的窘境。

資料來源: ETToday財經雲|連結

參考我們活動網頁|連結

Vinfast IPO

越首家車商VinFast 傳明年1月赴美IPO

Vinfast IPO

彭博社16日報導,由越南最大財團Vingroup推出的電動車品牌,同時也是當地第一個汽車製造業者VinFast,正在考慮是否最早將於2023年元月到美國進行IPO(股票初次公開發行)。

據悉,藉由此次赴美掛牌樂觀來看,VinFast至少可籌到10億美元。不過,還是要視當時市場氛圍來決定。早在4月就已遞交IPO申請書的VinFast,已經在跟有興趣的金主商議,現在只是在找一個合宜的上市機會。

VinFast雖不願評論此IPO消息,但彭博社指出,一切細節都還是未定數,隨時都可能會改變。9月期間,VinFast財務高層曾說,希望能在2023年某個時間點舉行IPO。

VinFast已獲得美國北卡州政府所提供的12億美元,在當地興建電動車新廠的獎勵金。同時,VinFast在10月時,已同意跟中國大陸電池製造業者,也是全球第一大電池商寧德時代擴大合作事項,包括車輛底盤產品等。

7月時,VinFast已與銀行業者簽約,拿到至少40億美元貸款,做為美國擴張事業版圖的資金。這家背後有富爸爸Vingroup撐腰的越南車商表示,全球目前到手的電動車訂單數量已達7.3萬輛。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連結

參考我們活動|連結

越南電子報1116

越南電子報 1115

德國總理,越南

德國總理到訪越南 強調產業鏈多樣化

德國總理,越南

(德國之聲中文網)肖爾茨德國總理是在前往印尼參加G20峰會的途中對越南進行短暫訪問的,這也是十多年來德國領導人首次到訪這個中國的鄰國。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凸顯了越南在全球供應鏈中越發重要的地位。

東南亞各國中,只有越南和新加坡與歐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因此越南是歐盟在該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德國也是越南在歐盟國家中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於荷蘭。不過,德越雙邊貿易額2021年只有78億美元,遠遠低於越南和美國、中國、日本、韓國的貿易規模。

根據駐越南德國商會的數據,約有500家德國企業在該國開展業務,其中約80家設立了工廠,包括行業巨頭博世、工業氣體供應商梅塞爾以及眾多參與全球汽車產業鏈的中小企業。在西方國家不斷就依賴中國經濟提出警告的今天,將原先部署於中國的產業鏈部分轉移到越南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

資料來源: Yahoo新聞| 連結

參考我們越南電子日報|連結

電動車

恒耀看準美系電動車市場台灣、越南廠2024年

電動車

恒耀看準美系電動車市場,台灣、越南廠2024年投產。

恒耀產品於車用扣件占比營收超過8成,恒耀今表示,以美系電動車廠來說,以往車身底盤沖壓零組件有160幾個,將改為1體成形,看準美系電動車市場趨勢,此次董事會通過授信總額約60億元台幣,主要在台灣、越南擴廠使用,2廠明年底試產,預計最快2024年投產。

恒耀今舉行法說會,由於恒耀深耕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多年,看準美系電動車商機,以往較為低調恒耀計畫擴產,繼宣布台南廠區改採租賃省下資金,增越南擴廠案外,主要看準電動車需求強勁。

恒耀營業部副總經理許繼文表示,恒耀為許多車廠的車用ODM(原廠委託設計)供應商,除了車用扣件也有車用安全組件,據恒耀前端觀察,明年美系品牌電動車,新車在車用硬件上將改變為車身輕量化及模組化,後底盤從過去沖壓件160幾個零組件改為一件式壓鑄體成形,車身重量減少至少150公斤以下重量,是未來美系電動車量產的趨勢。

恒耀表示,目前電動車廠需要全球供應鏈,但討厭太長的供應鏈,故恒耀採全球在地佈局,目前已有德國、台灣、中國蘇州及廈門廠,此次授信60億元各半將投資在台灣及越南廠建造,2座廠明年底試產,預計2024年投產;另恒耀表示,在電動車ODM上幾乎沒有競爭對手,趨勢從燃油轉電動車非常明確,擴產就是看準產業穩定。

目前恒耀全球銷售據點,北美30%、歐洲30%、中國40%,恒耀前3季合併營收85.06億元,年增13.75%,稅前淨利5.75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4.5億元,每股盈餘為3.31元。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連結

參考我們活動報道|連接

 

 

越南電子報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