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投資掀下修潮 設備廠謹慎應對、比氣長
/在: 未分類 /通過: nathan.dang
台積電。記者胡經周/攝影
半導體市況冷風直吹,產業掀起資本支出下修連鎖效應,市場預期,這只是開端,在需求不振之下,明(2023)年緊縮力道恐持續擴大。設備業者坦言,年中至今已陸續收到客戶調整訂單的通知,對明(2023)年營運表現保守視之。不過,景氣總有起落,當前以「強身護體」為首要目標,在新技術、新客戶、新市場上的拓展上將會更為積極,盼在景氣復甦時能率先抓住機會。
半導體大廠接力大砍資本支出,記憶體產業率先失守,晶圓代工、封測廠也抵擋不住壓力。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於近次法說會上二度下修資本支出,從年初預計的400~440億美元砍至360億美元,累計下調幅度達約18%,同日,力積電(6770)也將今年資本支出從15億美元降至8.5億美元,一口氣砍了 43%;聯電(2303)本周三(26)也下修支出至30億美元,調幅逾16%。
無獨有偶,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3711)昨(27)日法說會上也釋出保守的言論,預期明年整體市況料將趨緩,半導體產業衰退機率高,但公司可優於同業,並下修今年資本支出約10%,明年則將視市況決定。市場認為,緊接著要舉辦法說會的力成(6239)、世界先進(5347)等,或將跟進下調資本支出。
事實上,設備業被視為產業景氣的落後指標,主要是因為離終端市場遙遠,通常也是對景氣降溫最後知後覺的一群。因此,儘管年初消費性電子需求雜音就開始湧現,一直到年中業者還都是信心十足,不過,7月起客戶調整訂單的壓力襲來,台系設備廠對第四季業績看法也從原本的力拼季增,轉為保守以待。
進一步分析原因,半導體廠近期陸續下修資本支出,對比之前設備「有多少就要多少」的熱況,現在在精簡預算的考量下,反而近年底越會調整訂單及拉貨時程,並延到隔年、甚至更久之後才會拉貨入帳。另一方面,最新美中禁令出台,也為設備業帶來挑戰。
不具名的台系設備主管私下表示,雖然禁令主要是限制先進製程設備,而台廠多聚焦在成熟製程業務,所以影響性相對有限且間接,但最新禁令掛上一條「美籍人士未經允許,不得協助中企發展IC製造及研發,」確實讓當地美籍高管們如坐針氈。他說,現在這些人都忙著煩惱去留的問題,根本沒有心思在業務之上,對採購、裝機的態度也不那麼積極。
再者,先進製程設備被全面封鎖後,成熟製程也並非完全不會受到影響,光是要審核是否合規到拿到許可,就會消磨掉不少時間。再加上,設備廠被迫得終止對中國客戶的支援及服務,未來在設備維修、保養上都會有問題,中國半導體廠的生產效率勢必會下滑,新增產能速度恐將受限。
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半導體廠因應美方各種禁令,檯面下傾盡全力尋找發展先進製程的突破口,並積極大擴成熟製程,台設備廠也從中獲得豐厚的「去美化」訂單。如今,在禁令影響下,中國客戶的產能規劃可能得同步調整,亦為設備業接單增添變數。
面對眾多不確定性,設備業者認為,如今客戶精簡支出,公司能做的只有全力配合客戶需求、做彈性因應,讓公司成為重要的供應鏈合作夥伴,並持續投入研發、積極開發新品、新市場,提升競爭力。畢竟景氣總有起落,在低迷時期,更要著重在「強身護體、比氣長」,才能維穩營運到下一個春燕來臨
資料來源: 理財網新聞 | 原文連結
相關越南半導體新聞: 越南將成為半導體產業新“停靠點”
疫後首個印尼國會團結束訪台盼深化合作
/在: 新聞 /通過: nathan.dang
「印尼國會台灣連線」今天結束4天訪台行程,外交部表示,訪團除晉見總統蔡英文,拜會立法院長游錫堃,也赴台中參訪農業改良場,並與勤益科技大學印尼學生交流,成果豐碩。
外交部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印尼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馬大倪(Mardani Ali Sera)議員、夫人瓦辛媞(Siti Oniah Warid),及阿塞普(Asep MaoshulAffandy)議員24日至27日來台訪問。
外交部常務次長俞大㵢款宴訪團時表示,很開心歡迎疫情趨緩後第一個印尼國會議員團,感謝訪團成員以具體行動表達對台情誼,並期盼「印尼國會台灣連線」更成長茁壯,在印尼國會形成堅強友台力量,進一步提升台灣和印尼在各領域的合作。
外交部指出,訪團參觀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時,讚嘆台灣農業技術的先進,並盼在病蟲害防治及作物儲藏領域向台灣學習;另在勤益科大精心安排下,與產學合作國際專班的印尼畢業生及在校生交流,瞭解台灣清真措施完善、生活品質良好,因此多數印尼學生畢業後選擇續留台灣工作。
外交部指出,馬大倪認為台灣與印尼都面對疫情、氣候變遷以及烏俄戰爭等挑戰,應共同合作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訪台期間議員們深感在台印尼移工及學生均受到妥善照顧,對台灣政府表示感激,並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印尼學生來台學習深造,進一步深化台灣與印尼的交流與合作。
蔡總統今天接見訪團時則表示,印尼是台灣推動新南向政策的主要目標國之一,過去6年來,台灣與印尼簽署逾20項合作備忘錄,在包括農業、教育等各領域持續深化交流。蔡總統期待台灣與印尼持續透過經貿等合作提升雙邊關係。
游錫堃接見訪團時也指出,印尼位居印太區域核心位置,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是台灣非常重要夥伴。在台灣有超過25萬名印尼朋友在台求學、工作及生活,台印尼人民往來頻繁,兩國經貿合作互補,關係密不可分。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 原文連結
參考我們電子報| 連結
台灣新南向與印太架構的再定位
/在: 新聞 /通過: nathan.dang二○二二年玉山論壇在十月七日召開,值此疫情日見解除之際,以「振興、再定位與重啟連結」為主題,很是恰當。(中央社資料照)
蕭新煌/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楊昊/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
二○二二年玉山論壇在十月七日召開,值此疫情日見解除之際,以「振興、再定位與重啟連結」為主題,很是恰當。近三年全球受武漢肺炎肆虐,代價不計其數,在後疫情時代,個人、社會、經濟、國家和全球都得面對振興的挑戰,嚴肅定位自己,並好好思考是要跟誰重新連結。今年的論壇有來自澳、紐、菲等等十四國的卅一位政要與專家參與,逐漸恢復到疫情前的盛況。在會中,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也公布四份重要的新南向政策報告書。
蔡英文總統受邀在開幕致詞,揭露今年第一季台灣上市的企業新南向投資收益,首次超越對中國投資收益,可見新南向的經貿旗艦計畫目的已達成。她更從宏觀戰略思考,強調台灣和新南向政策是印太新架構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和戰略連結。她認為這麼多國際政治友人與會玉山論壇本身就象徵了對台灣的強力支持。她也具體地提出台灣將把握機會,將台灣有利的數位科技整合到新南向政策中,推動「數位新南向」,讓台灣在印太區域中扮演更關鍵、更帶領的角色,這也是台灣在疫後復興、定位和連結大工程的自許角色。
紐西蘭前副總理直言台灣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澳洲前外長呼籲更多國家要向澳洲一樣,做出對的選擇與台灣建構夥伴關係。泰國前副總理也呼應賴清德副總統對台海穩定與和平,已準備好以開放和對等的立場來面對。
印尼國會議員則批判中國對南海主權的蠻橫行徑,更不該動輒以「自古以來」說詞,宣稱他國的領土(海)為其「不可分割的領域」。上述這些論述也都直接證明台灣新南向政策的正確方向,亦即尊重多元的價值、軟實力和暖實力的途徑,以及以人民為中心的目標。
五位與新南向政策有直接關係的次長(經濟、內政、教育,衛服、農業五個部會)在外交部次長主持的第一場的討論中,分別精彩地現身說法,訴說四個政府新南向旗艦計畫成果和兩年多來成功的防疫經驗,對在場的外國與會者應該是很受用。
第二場討論聚焦於「從民間出發,連結出亞洲協力新生態」的主題,以新南向政策民間夥伴關係來勾勒出疫後連結的具體藍圖。在議程設計上則以台亞基金會五個核心行動計畫所累積的夥伴關係來呈現出新南向在疫後振興工作的整合系統。
在此一場次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發佈台亞基金會的台澳關係工作小組歷經一年多完成的《台澳關係政策報告書》(Taiwan and Australia : Advancing the Partnership of Four Decades),這是繼兩份《台灣—印度關係報告書》之後,與《台灣—東南亞關係報告書》同時發布的新南向智庫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則是邀請美國自由之家(強調智庫夥伴)、德國艾德諾基金會(合作倡議對疫後年輕人工作的保障)、全球半導體協會(凸顯台灣在供應鏈韌性合作的能量)、以及馬來西亞影視文化產業代表(重視台灣的對外文化交流)齊聚玉山論壇,以具體事蹟促進和落實疫後振興榮景。
第三場以「亞洲前瞻圓桌對話」為題,對論壇三大主題邀請賴副總統主講,紐、泰兩位前副總理回應。另外又再由六位來自菲律賓、台灣,印度、印尼、盧森堡的重量級人物在會中分別發表高見。
我是該場圓桌論壇的主持人,在論壇結束時,我綜合上述九位貴賓的意見,提出他們對疫後亞洲振興、再定位和重啟連結的重要任務的實踐中,都不約而同地強調要確保下述七個品質:
一、人民健康的品質;
二、供應鏈和經濟的品質;
三、工作和就業的品質;
四、以規範為基礎的民主品質;
五、新數位秩序的品質;
六、台灣與新南向夥伴國家進一步關係的品質;
七、世界秩序的新品質並在此新秩序中,台灣能有正常化的地位。
我認為這七項品質的保障,正是亞洲各國今天和未來必須自我要求和自我期許的七個目標。它更是評估台灣新南向政策的下一步的七項指標。
整體來說,今年的玉山論壇不僅彰顯出政府部會總動員推動新南向政策未曾懈怠,更展現出新南向政策已成為台灣切合國際印太戰略趨勢與推進形塑中的區域架構的重要實踐。特別是蔡總統今年強調新南向政策是台灣印太戰略的軸心論述,更是她在二○一七年玉山論壇宣示新南向政策是台灣的亞洲戰略之後,更清楚且明確的主張。可預見的是,台灣新南向的再定位與重啟連結,必能積極貢獻區域疫後的復甦與振興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電子報| 原文連結
越南電子報1026
/在: 越南電子報 /通過: nathan.dang
越南電子報1025
/在: 越南電子報 /通過: nathan.dang
越南電子報1024
/在: 越南電子報 /通過: nathan.dang
越南電子報1021
/在: 越南電子報 /通過: nathan.dang越南電子報1020
/在: 越南電子報 /通過: nathan.dang
越南電子報1019
/在: 越南電子報 /通過: nathan.dang
東南亞影響力聯盟
Southeast-Asia Impact Alliance
電話:(02)27522855#2017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85號6樓之2
E-mail:sia.fccpartners@gmail.com
Facebook:東南亞影響力聯盟